Tuesday, August 2, 2011

《漫画王》Comic King 專訪!



馬來西亞動漫雜誌《漫画王》 Comic King, 今期第135期的,有我們的專訪!

"香港漫画《武道狂之诗》最强阵容 乔靖夫+叶伟青+袁建滔"
馬來西亞的朋友, 有興趣可買來看看!



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omicking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PT_acPNWwN_gOidk_ihrp5KWrHADNfP3u34uFgyTxHmSzXiitny6kMFZCgUzYg1tErkLtj3sUU3i0Kg64y3lUK-CW4rc_pOUpBO8TeQFpfA5VBG9zGDVJQIZwA3rDrr_GTNhi4tpRDR76/s1600/comic-king-02ss.jpg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JHDUwbyWs3DpKf0KPMxQDJNAHZePBYarD4FCtrBcYEe4gYvC-LlX6RdsB4CEnjlWYfJGZeXkt64zWhMJoL54bGKCc_7S1ekprjssl6P1IQLgZs01CWtu1kM4aEKDmQPCKhA2UW_exkV5J/s1600/comic-king-03ss.jpg

專訪創作總監葉偉青

01.請先簡單介紹夢馬工作室。
畫師分別負責不同的部份,要相當有默契,磨合才可以保持質素及風格一致夢馬工作室 於2010年 由高偉豪先生創立,團隊主要來自前意馬動畫的創作部成員為主。夢馬致力開發不同的跨媒體資產包括漫畫,遊戲,電視,電腦動畫等。<武 道狂之詩>便是工作室的第一個開發項目。

02. 由製作動畫轉變製作漫畫,兩者過程有不一樣的區別嗎? 對您而言這是怎樣的一個轉變?
前期概念設計部份是大同小異的。漫畫也是像動畫般分成三類:人物角色,場景及道具。不過以動畫的設定的工作模式及仔 細程度,運 用在漫畫上便會太慢,<武>的人物很多,我們設計了主要的各位主角後也調節了要設計的程度告節奏。
至於制流程作方面就是兩碼子的事。 動畫和漫畫所需要的"SKILL SET"和表達手法都是不同的。漫畫擁有一套完整的獨有語言。我們制作時需要重新學習和調節。
動畫製作是絕對需要TEAM WORK的:團隊成員以各方面才能, 一層一層累積地將作品增值及改良。動畫製作人 數也是很多,以<阿 童木>為例, 在高峰期參與的制作的人員達500人。而現在的漫畫制作,整個 製作團隊就只少於10人。制 作流程比動畫要簡單得多,溝通開會的時間也比以往動畫少,可以直接花多點時間在作品上。
還有最大的分別是在於工作量與忙碌週期。製作動畫的"繁忙時段"是有週期性的。有些時間會比較空閒,可以休息一下;至於 漫畫是長期性的高工作量,是持續地繁忙,每星期定要保持平均生產量,假若今天放了假明天就要做雙倍的工作, 因此相對比動畫製作,漫畫是"很纏身"的工作。需要很強的紀律性才可以如期出版及保持質素。

03. 為何會選擇改編《武道狂之詩》?該小說什麼地方最吸引您?
是因為緣份吧(笑)。
與喬靖夫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,當 年我們一起在一間電腦遊戲開發公司工作。我自己一直都是他小說的FANS。當我還在意馬國際的時候,我的辦公室也擺放了一系列喬靖夫 的小說,經常跟我討論創作的老闆FRANCIS就這樣認識了喬靖夫。
當時我們在一直在構思如何創造一個 屬於我們自己的ICONIC SUPERHERO。美國有太多成功的例子,BATMAN,SPIDERMAN,SUPERMAN,IRONMAN 等等,日本也有很多,那麼我們呢?真的沒有像他們這樣級數的。及後喬靖夫推出了<武道狂之 詩>, 我愛得不得了,而FRANCIS認為這個小說極有潛質可以發展。於是我便開始跟喬洽談授權的事誼。一拍即合!於是武道狂之 詩的多媒體開發的第一步---<武道狂之 詩>漫 畫便開始製作了。
喬靖夫的小說以人物及武打描寫細膩見稱,而且他的小說是很"影像化",富有強烈電 影感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怎樣以現代運動學來解構武術,有別於以往天馬行空的武俠,感覺很真實,武者單純追求‘強’,令人 看得很熱血。還有很喜歡<武>的角色設計,很有GAME的原素。

04. 您是第一次製作以武俠作為題材的漫畫,有何難度?
其實我以前也有畫過一些繪本形式的短篇漫畫,但製作這麼故事性強的武俠漫畫,還是第一次。的確比我想像中難。(笑)
首先是技巧方面。自 問自少便愛看漫畫,是個豐富經驗的閱讀者啊(笑)。但是當你要製作一本漫畫時,當中所需的技巧,如何去運用那一套已經發展非常成熟的 連環圖語言,自問掌握還是不夠。雖然團隊成員也是獨當一面的插畫師,也有些參與電影STORYBORAD的製作, 但要集體一起去"畫"漫畫,如何去活用那套獨有的漫畫語言,而且要有風格, 這又是兩碼子的事。因此,大家也很努力的"惡補"呢!(笑)。
另外,是武術。雖然大家也是看香港武俠漫畫長大的。但是,喬靖夫所寫的武術是非常寫實的,他本身也是個武人,對於武打方 面的耍要求是很高的。比如說: 劍怎麼握,馬步的重心,發動的姿勢架式等,我都想盡量做得寫實一點。幸好這兩年我也有習武,基 本的東西我也略懂一二。我也迫團隊畫師上了幾堂基本武術訓練,對作畫有不少的幫作。另一方面,在畫武打場面時,還是由喬靖夫充當武術 指導,把對打部份拍攝作為參考。
最後一個難度是統一畫風。我不像一 般日本漫畫家的方式負責繪畫,所有的人物角式,所有氣氛,落網,背景,都由助理負責。這一方面比較像香港流水作業式的製作方法。

05. 剛開始製作《武道狂之詩》時,是否有專研一些武術漫畫或電影?
的確看了很多武術漫畫及電影。專研的是自己的幾本至愛:井上老師的<浪客行>,沙村廣明老師的<無限 之住人>,山口貴由老師的<劍豪生死鬥>,鄭問老師的<刺客列傳>,以上都是我重點參考的漫畫。

電 影方面,張藝謀系列的<英雄>,<十面埋伏>,徐克的<刀>,胡金銓導演的
武俠系列如 <龍門客棧>,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。其實我一向很喜歡動作片,日韓的也愛看。最近也參考了很多 MMA的片段, 也很有用...

06. 您對《武道狂之詩》漫畫的製作抱有什麼樣的堅持?
堅持嗎?我想是。。。
"尊重原作,終於原著"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,我們絕不會胡亂改編(笑)。其實很希望在六期之內,我們能把畫風成熟地確立。質素不斷提升,最好不斷有些‘新’的點子給大家。

07. 漫畫的繪製您都親自監修?可有遇到什麼困難?
對呀,每一頁的繪製(包括設計),我都是親自監修的。可以說是"開頭包底",我先開始分鏡,繪畫部份底稿,之後就分派給畫師們描線。之後我會作 監修,包括:表情,造型,氣氛效果,美術字,風格統一等。有時候到最後才想到有更好的點子,我會重畫某些畫面。通常我會一遍又一遍地修改, 假使沒有 DEADLINE,我會無止境地的修改, 直至今天也未改好第一卷(笑)。

最大的困難我想是時間不夠。每星期要製 作約18頁畫稿,如有什麼額外的工作或是病了,每天工作量便會更加壓縮,也許會影響質素。當花太多時間修改,便會直接影響往後章數的進度。。。因此負責管期的製作經理在這方面對我很嚴苛(笑)。

08. 繪畫背景與建築是如何收集有關的資料?
<武道狂之詩> 的背景是明朝正德年間,我們也就集中在這方面作資料搜集。負責背景設計及美術的畫師曾參與多部動畫的背景概念設計,他也修 讀建築學,也花了很多間了解中國的建築結構。這方面對漫畫很有幫助。
另外互聯網也太方便了, 大部分的資料可以在網上找到。不 過我們還是一起到國內的書城大量搜購有關的建築書籍作參考。

09. 製作過程您是如何與原著及編劇協調意見?
先由我們的 工作流程開始說起吧。滔(編劇)會與我一起討論大綱,大家腦震盪後預定了 方向及點子後,滔便會直接編寫第一稿劇本。完成後會同時給我和喬靖夫一起看。滔收集了我和喬的意見之後便會繼 續寫二稿。同時間我會開始資料搜集及各方面的設定。完稿後我便會開始做早草圖分鏡,完成初稿後,也會與滔討論如何改良,二 稿分鏡後便開始起底稿,及描線等制作工序。在我監修完成後會給滔和喬看, 收集他們的意見。喬會作最後文字的監修。然後就是設計排版。基本流程就是這樣。由於大家也是相識了多年的好朋友,而且大家喜歡的東西 也相近,溝通上自然是很暢順。

10. 《武道狂之詩》漫畫的製作風格及包裝為何會選擇使用單行本,而 非港漫一般的薄裝版形式?
選擇單行本的格式主要是因為巿場上的考慮:我們開始時也進行過不少討論和研究,是以哪種形式去製作我們的漫畫。究竟是純 電子版,日式,港式等?我的企劃是多方面發展<武道狂之詩>這個產業。主要是以亞洲巿場為主,進而推展至其他地方。所以我 們一開始便以國際化為漫畫定位。
薄裝港漫的包裝是很"地道香港"的格式,不方便收藏,對於推擴至外地限制較大。另一方面以週刊的形式制作,對 我們團隊來說也是做不到。至於單行本的好處是較好收藏,珍藏的價值較高,在書店也可以耐放一點,也 方便一些後來的讀者補購。再者單行本形式的制作模式給予我們多一點"BUFFER"去提昇質素。
另一主要原 因,是我個人比較喜歡日漫的大小。日漫平均每頁4-6格,港漫平均7格式以上,我認為在畫面處理上,日式單行本較 簡潔美觀。
還有最後一個原因,就是想在形象上有別於傳統的港漫。想令觀 感較為年輕化,今時今日, 買薄裝港漫的人也買少見少了。

11. 夢馬工作室將來有何計劃?
首要是令武道狂的制作盡快上軌道,在巿場上站穩陣腳。盡量令<武>的知名度提昇。
下一部將會是電影及動畫。
除了武道狂之外,夢馬工作室也正在籌備一齣動畫電影(內容暫時未能公佈)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